当前位置:我要产业汽车网 >> 行情

述导致偏差增收不增利,市值蒸发1982亿!吉利汽车千亿营收背后有何隐忧?小鹏汽

述导致偏差增收不增利,市值蒸发1982亿!吉利汽车千亿营收背后有何隐忧?小鹏汽

3月23日收盘后,引起了分车主在行使相关权益时产生了认知上的偏差,国内汽车行业巨头吉利汽车交出了自己去年的成绩单。

根据财报数据显示,但是鉴于用户体验第一的服务准则,2021年全年,对于遇困的车主,吉利汽车实现总营收为1016.11亿元,小鹏汽车依旧提供了分“除外情形”下的免费救援服务。考虑到老车主的感受,同比增长10.3%;实现净利润43.5亿元,此次描述优化的条款不影响22年3月31前签订购车合同的首任车主,同比下滑22%,详情请参阅相关服务细则。此前,虽然好不容易达成了千亿营收的成就,有小鹏汽车车主爆料称,但整体的业绩却依旧还是增收不增利。

对于这一份财报,小鹏汽车偷偷篡改了免费救援协议。根据曝光的图片显示,吉利高管直言这是低于预期:“公司去年的财务表现低于管理层原先预期,车主在买车时,主要的原因在于年内全球芯片供应短缺。”而从股价表现来看,小鹏汽车关于无忧救援的解释为,截至3月24日中午收盘,吉利汽车股价上涨1.34%,或许对于投资者来说,这份财报更多只是中规中矩。

不过,从更长时间的维度来看,自从去年的1月份创出了36.25港元的历史点后,吉利汽车的股价便开始持续下行。截至3月23日收盘,吉利汽车股价报收11.96港元,较高点已经跌67%,市值更是蒸发2433.858亿港元,折合1982亿。

很显然,虽然吉利汽车好不容易达成了千亿营收的成就;但在这千亿营收的背后,依然有着许多的问题和隐患等待着吉利汽车去解决。

“千亿营收”背后的喜与忧

对于吉利汽车的这一份财报而言,背后既有亮点,也有不少的隐忧。

首先,不得不说的还是吉利汽车多元化的业务。

从财报上看,吉利汽车的主要营收来自于汽车销售——汽车总销量实现132.8万辆,同比增长1%,实现营收876.97亿,在总营收的占比中高达86.31%。

不过,虽然汽车销售的营收占比非常高,但其实这并不是吉利汽车利润的核心来源,其利润主要来自于研发及相关技术支援服务和知识产权许可。

据媒体报道,去年吉利汽车的合营公司净利润增长了42%,其中领克净利润增长37%,吉致金融净利润增长45%。而技术服务和授权利润等其他收入也在持续地增长,同比去年幅增长245.3%。

毫无疑问,虽然凭借着132.8万辆的汽车销量实现了千亿营收,但吉利汽车的利润增长却并非来自于买车,这既可以说是“利润结构多元化”,但却也有点本末倒置的味道。

其次,再来说一下吉利汽车的高端化和新能源化。

从财报来看,吉利汽车的高端化转型已经初见成效。具体数据方面,吉利汽车的整体平均单车收入增加到了87672元,同比增长9.0%,吉利品牌CMA高端系列“星”系列在2021年销量超过了20万台,领克在品牌创立五之际累计销量突破65万台。

不过,另一边吉利汽车的新能源转型却走得并不顺利。根据数据显示,吉利2021年新能源汽车共交付8.6万辆,占总交付量的6.8%,相比于早在去年5月新能源汽车破百万、同样都是传统车企的比亚迪而言,吉利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已经落后。

实际上,吉利汽车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新能源汽车的探索,无论是早期的油改电车型帝豪EV,以及后来的新的子品牌极星、几何,都没有很好的表现;而最新推出的极氪品牌,在推出之后也遭遇了产品质量问题、缺芯等情况,吉利的新能源汽车转型并不乐观。

整体而言,从销量上来看,目前吉利汽车依旧是国内汽车行业的龙头,但却面临着卖车不赚钱、新能源汽车方面逐渐掉队的情况。

并购的利与弊

吉利汽车落到如今的面,和其多年来依赖“并购”的发展方向脱不开关系。

关于吉利汽车的发展历史,最早还要追溯到30年前的1991年。当时,已经通过生产冰箱零件赚到了第一桶金的李书福,在看到宝马、奔驰在国内火之后,看着国内的汽车行业还是百废待兴,于是毅然投身到了汽车行业,开始了自己的“造车梦”。

时间来到1998年,首辆吉利汽车在台州临海基地下线;没过多久, 吉利汽车自主研发的第一台轿车——豪情,也在浙江临海正式下线;2001年,吉利拿到了汽车生产资质,成为了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,随后吉利开始规模化生产,体量迅速扩。

不过,虽然好不容易拿到了生产资质,但李书福和吉利汽车一直面临着一个问题——技术太过落后,产品质量不过关。该如何快速提高公司的技术,李书福没有选择像其他车企那样死磕,而是选择了收购国外的车企,这样就能直接使用外国车企先进的生产技术。

从此开始,在李书福的带领下,吉利汽车便开始推行“拿来主义”,开始了疯狂的并购:

2006年,吉利入股英国锰铜公司,2013年全资收购锰铜控股;

2009年,吉利收购了全球第自动变速器公司——澳利亚DSI公司;

2010年吉利以18亿美元的天价收购沃尔沃100%的股份;

2017年,吉利收购宝腾汽车49.9%的股份以及豪华汽车品牌路特斯51%的股权

……

凭借着不断的对外收购,吉利汽车的技术也跟着突飞猛进,特别是在2010年收购沃尔沃之后,吉利获得了完整的汽车研发、生产标准体系,再加上用上了与沃尔沃共同打造的CMA架构以及新款发动机、变速箱,这直接让吉利汽车的技术水平达到了行业顶尖。

而在先进技术的加持下,吉利汽车的销量增,逐渐成为了国内汽车行业的龙头。回过头来看,吉利之所以能这么快的崛起,对外收购可以说是功不可没。

不过,长期以来依赖并购的发展策略,也造成了如今吉利汽车转型新能源乏力的面。

这其中的道理其实不难理解。在燃油车时代,吉利汽车凭借着收购国外车企,可以直接获取国外车企几十年沉淀下来的技术。

但如今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也不过十几年时间,这需要车企自己去研发、去投入,而对于已经惯了通过收购车企获得技术的吉利来说,转型新能源汽车自然没有像做汽油车那么容易。

“两个蓝色吉利行动”,吉利能否弯道超车

对于新能源汽车方面的落后,李书福自然也看在眼里。

早在2021年年初,李书福便在一封内信中说到,吉利正在制定“两个蓝色吉利行动”,一个指向以吉利、领克为代表的混动(包含插电混动、增程式插电混动、小排量)路径,一个指向以极氪、几何为代表的纯电动市场。

很显然,这是对于2015年失败的“蓝色吉利行动”作出的修正;从中也不难看出,李书福仍然在坚定地向新能源汽车方向努力转型。

而从近期来看,吉利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也是动作频频。例如在3月23日推出了雷神Hi•X “超级电混”,直接对标比亚迪火的“dmi 混动技术”,还推出了纯电续航里程超200km的“超级电混”车型,从种种迹象来看,吉利汽车正希望通过纯电、插电混合两个方向,对目前一众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。

不过,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,无论是造车新势力“蔚小理”,还是传统车企比亚迪、长城和广汽,甚至是外国巨头如日产、本田以及“BBA”都在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,吉利汽车想要实现弯道超车的难度无疑非常。

再加上原材料涨价、汽车行业缺芯、未来新能源汽车补贴减少等多种情况下,吉利汽车在转型新能源汽车上,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标签:吉利汽车 car 吉利 李书福



IT百科:


网者头条:


王哲博客:大足区seo推广包含什么